第(1/3)页 杀意一旦涌起,便如汹涌暗潮,绝不会有半分仁慈。无论男女老少,都只能直面那扑面而来的残酷。 水龙岗响应号召全面动员的那一刻,祝家庄周边林野之间,庄民们神色慌张。他们手忙脚乱地收拾家当,纷纷朝着庄子奔去。 即将到来的大战,那些可能受伤、甚至失去性命的可怕场景,早已在人们心中悄然种下恐惧与兴奋交织的种子。肃杀的氛围如同浓重的乌云,迅速弥漫开来。 站在高高的山头俯瞰山庄,往日热闹的山道,如今空无一人。广袤的田园,不见劳作的身影;茂密的林间,没了穿梭的踪迹。就连平日里夜晚出来乘凉、谈天说地的闲人,此刻也都消失不见。 整个区域显得格外荒凉寂静,唯有那些为了山庄防御,在林道山头来回巡逻探查的人,脚步匆匆,打破这死寂般的宁静。除此之外,再无其他闲散人影。 在不远处的泗水县,同样是一片忙碌与兴奋交织的景象。几乎就在同一时间,苏尚果断派人四处出击,向县城周边深山里盘踞许久的山匪发起进攻,接连将其剿灭。 面对来势汹汹的官府力量,不少山匪为了保命,选择委曲求全。或是见势不妙,急忙举手投降。苏尚心里清楚得很,这些山匪大多没多大价值,他们身上的匪性早已根深蒂固,难以改变。 就算让他们去种地,估计也是懒懒散散,干活不利索。不过,他们对山路极为熟悉,在山林作战方面有着自己的一套经验和技巧。 苏尚便让人把这些经验详细地写成文字记录下来,在训练民兵的时候,专门派人给民兵们讲解传授其中的要点。但苏尚心里明白,此番举措不过是为了鼓舞士气、营造战斗的氛围罢了。 真到了战场上真刀真枪拼杀的时候,很多学的那些理论知识根本派不上用场,毕竟对方拿着刀砍过来,根本就不会给你时间去思考。 苏尚在处理县内繁杂公务的同时,心里始终惦记着水龙岗那边的消息。 可惜,自从她前去找祝宏协商却以失败告终后,水龙岗的情况她就一概不知了。 先前,她曾写信给季宏两位庄主,希望他们能够保持联络,因为她心里笃定,徐虎迟早会带兵打过来,这只是时间问题。在苏尚一系列精心的安排下,自从吴保那件事后加入的人,大多处于极度狂热的状态。 又接连打散了泗水县周边的山贼,那些参与战斗的人获得了丰厚的奖赏、大量的财富和不小的名声,一个个兴奋得不得了。而那些围观的人更是羡慕得不行,心里恨不得立刻亲自上阵杀敌。 苏尚想着,照这样的情况,真要是打起仗来,这些人估计都不会害怕。苏尚读的书比不上自己的相公多,也没有那么繁杂多样,很多事情的做法,她基本都是从过往的经历和已知的结果中,找个差不多的模板就开始行动。 她知道,打仗这件事,除了比拼双方的人数多少、粮草后勤是否充足,更重要的是对比双方的士气高低。如今走到这一步,苏尚的心里已经感到十分满足了。 七月初七这天,伤势终于痊愈的尉迟磐,在经过一番思考后,接受了苏尚的诚挚邀请,加入了官府阵营。 在江湖中漂泊多年的他,自己也说不清楚能不能安分守己,从此远离门派之间的势力纷争。他无亲无故,曾经跟随的主子也已经离世,要是离开水梁山,他思来想去,竟想不出一处能够安心容身的地方。 苏尚对他说,她要让水梁山恢复往日的秩序,绝不能再任由那些商人和山贼土匪肆意妄为。 要让这里的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,重现昔日男耕女织、无忧无虑,如同世外桃源般的生活,让大家不再为了生计而四处奔波劳累。 听到这番话,一向沉默寡言的尉迟磐,差点忍不住笑出声来。这样美好的愿景,在他得知师姐怀上自己孩子的时候,也曾不切实际地幻想过。 那时的他年轻气盛,不懂得江湖的险恶、世道的艰难,等后来在水梁山给商户送货卖命,随着年岁不断增长,见识越来越多。 回头再看,这天下之事,不过是一群人抢夺另一群人的利益罢了,在这广阔无垠的天下棋局里,似乎没有什么事是新鲜的。 但当他见识到苏尚的手段和魄力后,心中对未来的事情也不禁好奇起来,抱着这样的心思,他最终决定留在府衙。 “你恢复得还算不错,不过当初那伤势实在太重了,现在也只是把外伤治好了。 以后说不定还会留下后遗症,具体会怎样我也说不准,我已经尽力了。” 李幼白为尉迟磐做最后诊断后,无奈地得出这样的结论。 尉迟磐的大脑受到真气冲击,能捡回一条命已经是万幸了,他昏迷了许久,期间还失聪了一段时间。怎么看他的身体都不可能再回到从前的状态,肯定会落下病根或者留下隐患。 医术再怎么高明,也只能治愈那些能够愈合的伤势,对于那些致命的损伤,效果实在是微乎其微。面对这种无法改变的事情,也实在没必要过多地讨论和担忧。 第(1/3)页